首页 放生步骤 放生祈福 放生知识 佛经故事 放生功德 佛法修行 佛学经文 环保放生 放生回向

武汉放生

重庆寺庙放生乌龟的地方叫什么,重庆大学举办《坛经》智慧讲座

来源:http://www.hbfangsheng.com 作者:正善放生协会 发布时间:2023-07-29
摘要:民间一度流传,北碚缙云山上的缙云寺,有一册100多位名人题署的抗战墨宝,“文革”中被造反派烧毁,但也有人说流落在外。据北碚地方志介绍,今日北碚还保留了众多抗战文化遗址
一、可以放生的地方1、佛教在线重庆讯2017年2月25至26日,国际佛教禅修学会执行会长、佛学名师吴言生教授应邀来到山城重庆,为重庆大学国学讲堂的同学们讲授《坛经》智慧。80余名同学认真聆听了吴教授的讲座。2、吴言生介绍了《坛经》在中国佛教的重要地位,指出《坛经》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最后完成。《坛经》是禅宗的奠基之作,也是禅宗最为重要的经典。《坛经》是六祖惠能的弟子对其言论的记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代表性经典。禅宗的十六字真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及其他的所有思想,都可以从《坛经》中找到源头。3、《坛经·行由品》中,慧能大师开宗明义地提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四句话,是整个《坛经》的主旨,贯穿了整部《坛经》: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原本清净。修行用好此心,即可当下成佛。成佛与成魔、执迷与开悟,都在一念之间。修行,就是时时守护好这一念,使正念相续,分分秒秒都活在正念正觉的世界里。4、吴言生还对《坛经》的诸多重点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讲解。其中包括神秀大师偈、慧能大师偈、慧能大师开悟时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等法语的内涵、不二法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的禅机、“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的禅定三昧等。5、深入浅出、生动睿智的讲解,激起了同学们对《坛经》强烈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坛经》的智慧带到工作和生活中,把日常生活转变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道场。6、距今半个多世纪前的八年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中国陪都、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远东指挥中心,使长江上游这座内陆山城一跃而为国际性都市与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批政治人物、文化精英、社会名流聚集重庆,风云际会,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距重庆市中心40余华里的卫星城北碚(音bèi),经“现代船王”、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的规划营造,加之拥有缙云山、北温泉、嘉陵江小三峡等著名风景名胜,因而一时成了陪都居民尤其是文化人流连寓居的地方,被誉为“陪都的陪都”。据北碚地方志介绍,今日北碚还保留了众多抗战文化遗址与名人旧居,如梅花山抗战名将张自忠墓、松林坡梁漱溟创办的勉仁文学院、北温泉陶行知筹建的育才学校、歇马场晏阳初设立的中国乡建学院、老舍旧居、梁实秋“雅舍”,以及复旦大学夏坝旧址、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等。北碚的魅力曾吸引了众多抗战文化人士,熊十力、林语堂、老舍、梁实秋、端木蕻良、萧红、赵清阁、胡风和“七月派”诗人等一时云集于此,郭沫若、茅盾、翦伯赞、丰子恺、贺绿汀、姚雪垠等先后到育才学校讲学,冯玉祥、黄炎培、冰心、田汉、艾青等经常来往于渝碚之间,陈望道、周谷城等在夏坝复旦执教,以后吴宓也来到北碚相辉学院。一大批影响过中国现代文化的名著如《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四世同堂》(老舍)、《雅舍小品》(梁实秋)等,都是在北碚问世、从北碚传播出去的。北碚虽小,真可谓“小城故事多”。由于有这样一段特殊历史,因而在北碚民间经常会发现珍贵的现代名人书信、字画、手稿以及抗战报刊、图书、文物等。民间一度流传,北碚缙云山上的缙云寺,有一册100多位名人题署的抗战墨宝,“文革”中被造反派烧毁,但也有人说流落在外。在“收藏热”不断升温、名人字画价值飙升的90年代,这一墨宝自然成了众多淘宝者搜寻的焦点。于是,缙云山上不时会出现神秘兮兮的人物。
7、缙云山为西南名胜,茂林修竹,九峰竞秀,云雾缭绕,向有“川东小峨眉”、“植物王国”之称。南朝刘宋时期缙云山开山建缙云寺、温泉寺,使此山成了西南佛教重镇。据传唐代诗人李商隐雨中游缙云,夜不能寐,口占一绝,留下了《夜雨寄北》的千古绝唱:“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缙云禅寺伴随暮鼓晨钟穿越漫长时光隧道进入二十世纪,千年古刹经受历史风雨浸蚀眼看气数将尽,却未想到三十年代初因一位大师的到来,而得以重现佛光,名扬天下。这位大师就是太虚。8、太虚(1889-1947),浙江海宁人。俗名吕沛林,法名唯心,字太虚。毕生以振兴佛学、改革佛教、研究佛理为职志。早年曾在南京创设中国佛学会,主编《佛教月刊》,鼓吹“佛教复兴运动”;以后游历欧美,宣讲佛学,在巴黎筹组世界佛学苑,开华僧赴西方传播佛学之始。9、1930年深秋,太虚大师云游来到重庆,适逢刘湘通令川东各县佛教会派僧侣入藏学法。太虚认为与其派往游学,不如就地设院,于是与重庆市市长潘文等共同发起筹建佛学苑,并接受缙云寺,辟为院址。经过将近两年改造修建,佛学苑于1932年8月20日正式在缙云寺开学。太虚亲任院长,定院名为“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立院旨为:“研究汉藏佛理,融洽中华民族,发扬佛教精神,增进世界文化”。缙云古刹从此成了中国现代佛教与汉藏佛学的研究中心、众僧向往的圣地。10、太虚既是佛学大师,也是一位力倡“人间佛教”的社会活动家,与各界多有交往。抗战期间,他提出“武力防御,文化进攻”的口号,号召佛教徒献身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他还邀请学者名流上山讲学,让僧侣师生了解世界。其时,重庆城里的不少著名人士如于右任、冯玉祥、郭沫若、马寅初、老舍等,都曾上山讲学,梁漱溟、顾毓(王秀)、田汉、梅贻琦以及孔祥熙、张治中、张群、易君左等也曾上山游历,还有不少外国来宾、远方僧侣。雅好诗词文墨的太虚在与客人谈经论道、品茗吸纳之余,自然不会忘了请他们题署留言,以作永久纪念。于是日积月累,存下了一厚本名人墨宝册页,被视为缙云寺的镇寺之宝。二、放生鱼什么时间去最好年初五1、抗战胜利后,太虚大师于1947年离渝去沪,3月17日不幸因中风在上海玉佛寺圆寂。此后汉藏教理院改由法尊法师执长,一直坚持到1951年因办学经费无着而停办。沧海桑田,世事变幻,缙云寺在以后的岁月中声光不显,只有那册墨宝记载下了那一段难忘的岁月。2、1966年“文革”爆发,这场人间劫难也很快降临到了佛国净土。缙云山上的不少古塔、碑刻、佛像毁于一旦,连当年教理院师生为庆贺太虚大师50寿辰而建的狮子峰太虚台也不能幸免。当众僧被扫地出门时,那一册“镇寺之宝”也就从此不知去向。改革开放以后,重庆各地的古寺佛庙纷纷修葺重兴,惟有缙云寺一直关门尘封。直到1998年,经北碚区新任旅游局局长王洪的多方奔走筹措,这才使缙云寺重新对外开放。3、教师出身的王洪先生深知抗战文物的价值与意义,当他还在筹措开放缙云寺以前,就四处打听抗战墨宝的下落,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苍天不负有心人,1998年春天,失踪32年之久的缙云寺墨宝终于悄然浮出海面。4、原来,当年造反派杀上缙云山,火烧“四归”时,有一位在北碚文化部门工作的老人,因担心古刹文物遭毁,悄悄隐伏在寺庙附近。眼看缙云寺院外点起了烧“四归”的火焰,老人冒着极大危险,乘人不备,从火堆旁抢救出了那本墨宝册页,并精心保存至今。5、这是一册闪烁着人文辉煌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墨宝。据王洪先生介绍,全册汇存了三四十年代主要是八年抗战时期共108位中外人士的题署留言,以汉文书法为主,还有藏文与英、法文;其中有的人物只在这本册页中保存下了生前手迹,因而尤显珍贵。6、蒙王洪先生雅意,笔者曾在重庆北碚有幸见过这些抗战墨宝,果然弥足珍贵,丰富多彩。这里试就部分题署内容,作一介绍:7、著名学者梁漱溟1940年1月30日题署:“廿九年一月中旬居北碚温泉卅日登山访佛学苑于缙云寺得承教于诸法师长者居士留志于此。”8、著名作家老舍题署:“佛光普照。”9、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3年夏题署:“松风水月。”10、国民党元老孔祥熙题署:“别有天地。”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步骤 | 放生祈福 | 放生知识 | 佛经故事 | 放生功德 | 佛法修行 | 佛学经文 | 环保放生 | 放生回向

Copyright © 2002-2030 正善放生协会 鄂ICP备2022017074号-1 放生步骤-放生地点-放生去哪里好-放生方法-正善放生协会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