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生步骤 放生祈福 放生知识 佛经故事 放生功德 佛法修行 佛学经文 环保放生 放生回向

放生文化

清远阳逻放生群,清远2023年最佳放生时间表,清远天津放生地点大全

来源:http://www.hbfangsheng.com 作者:正善放生协会 发布时间:2023-09-05
摘要:在中国思想中,真正对心性问题作出明确的界说、分析,是南北朝后期印度瑜珈行派学说传人中国后建立的早期唯识学派地论学和 论学。[8]大正藏第31册,唐玄奘译 大乘论本[9]大正藏第

【清远阳逻放生群】「清远放生地点大全」「清远放生鱼哪里买」,清远提供一站式服务。南北朝 论学和地论学的心性主张

一、 、地论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佛教自西域传人中国后,首先影响于中国知识界思维范式的是鸠摩罗什所传译的“大乘关河之学”,龙树的中观思想以“有无双遣”的辩证形式显示现象界的“诸法实相”,无疑显示了极高的抽象思辨能力,为中国思想界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生气。然而,在纷乱喧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汉代“天人感应式”的神学宇宙观已经解体,人们更关注的是人的“存在”(existenc巳)自身,并进而对世界作出一个根源性的解释,以抒解人们的“存在”焦虑。这种生命情调的流露,在世说新语中得到了集中的展示。在这样的时代氛围和语境中,佛教心性学说的译介,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并对后世的中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性学说是隋唐时期中国佛学以及宋明理学所要集中讨论的问题,直至现代新儒学,心性问题仍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在先秦儒家典籍中,包括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土的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虽然对心性问题也有一些论述,但总体来说不够清晰,语焉不详。在中国思想中,真正对心性问题作出明确的界说、分析,是南北朝后期印度瑜珈行派学说传人中国后建立的早期唯识学派地论学和 论学。
唯识学在印度属于中期大乘佛学,在传人中国以后,经过了南北朝后期的唯识古学(地论、 论)和唐代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两个阶段。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的区别,吕潋先生认为是“无著、世亲唯识之学先后一贯,后人祖述二家学说而推阐之者,是为古学;有演变两家学说而推阐之者是为今学。”[1]吕潋先生的分析是立足于印度佛学的原貌而言,唯识学在中国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迥乎不同的阶段。质言之,玄奘一系的唯识今学的传译比较忠实于印度佛学的原貌(尽管也是以护法的观点综合十大论师而言)。而南北朝的唯识古学,特别是真谛的 论学派,存在着一定的错译误读或增益生解的现象,如吕潋先先生曾经指出过的,第九识“阿摩罗识”是“转依”的误译。然而令人惊异的是,精确地转述印度思想的玄奘系唯识今学在中国三传而绝,几乎没有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任何重大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印度思想的唯识古学,却通过对心性的细致辨析,最终建立了以“真心”(真如心)作为“依持”的宇宙发生图式,并通过大乘起信论这样的综合性作品,影响于后世的台、禅、华严等各家学派,将中国思想所讨论的主题由魏晋时代的“本体论”范式转换为隋唐以后的“心性论”范式。这样的结果,不容我们不对南北朝时期的唯识古学(地论、 论学)作出一个细致的回溯研究,重新评价它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二、地论学派的南北对立及其思想特色
地沦师以十地经论为主要沦典, 论师则以 大乘论为典籍依据。十地经论是印度大乘有宗佛教学者世亲阐释华严经十地品的作品。华严经的主要义理是“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十二有支,皆依一心”,蕴涵了极端唯心论的思想。十地经论是世亲早年的著作,其思想架构并不成熟,也没有对心识方面的“八识”作出详细分析,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唯识学作品。在北魏永平二年到四年(公元5089—511年)传人中国后,由于理解上的歧义,形成了地论学派的相州南派和相州北派。续高僧传卷七道宠传称:
“慧光一人偏教法律,菩提三藏惟教于宠,宠在道北教牢宜四人;光在道南教凭、范十人;故使洛下有南、北二途。当、现两说自斯始也,四宗五宗亦仍此起。”[2]
相州南派和相州北派的分歧主要在于第八识的染、净问题,翻译名义集卷六说:
“天亲菩萨造十地论,翻至此土,南北各计,相州南道计梨耶为净识,相州北道计梨耶为无明,此乃南北之殊也。”[3]
世亲在十地经论中有数处引述“阿赖耶识”的文字,如“是凡夫如是愚痴颠倒,常应于阿赖耶识及阿陀那识中求解脱”,“复住报行成者,善住阿梨耶识真如法中故”,但本身的思想脉络不是很清楚,因此引起了南北二道理解上的歧义。年宗三先生在佛性与般若中曾列有专章予以分析,现引据他的分析结果如下:
“地论为世亲之早期作品。其后来之作品皆不以阿赖耶识为真净。然则(一)地论为不成熟之作;(二)对于阿梨耶识无明确之解释;(三)南道派似乎有近地论本义处,然亦无必然;(四)以阿梨耶识为真净不合一般之习惯。地论师于此分两派,显因地论本身对于阿赖耶识无明确表示故。”[4]
尽管“以阿赖耶识为真净不合一般之习惯”,但十地经论以“阿赖耶识”和“真如”并提,本身确实暗含着这样的患路。唐代的贤首法藏在五教章卷二中评述十地经论的思想时说:“如十地经云:三界虚妄,唯一心作……十地论约终教释,为第一义真心也。”[5]“第一义真心”也就是“如来藏心”,真如理体和心体的结合。这样的思路和后来的“虚妄唯识宗”回乎不同。因此地论学在后世的发展主要以相州南派为主。在慧光的弟子法上那里,已有“阿赖耶识共生以为万惑之本,如来藏是一切法本”[6]的说法;到了隋代净影慧远的大乘义章,更是明确地用大乘起信论的义理说明第八识“阿赖耶识”,并以八种名加以定义,明确指出“阿赖耶识”是“圣识”,“第一义识”,是宇宙现象生起的终极依据,染净诸法的依持。至此,地论学派的发展与起信论思想合而为一,成为隋唐以后中国思想界“心性论”建构的重要理论资源之一。
三、“解性梨耶。和“阿摩罗识” 论学派的真常心性思想
地论学在北方的传播曾经得到了北魏朝廷的支持,并成为魏、齐,周三代官方提倡的正统学术。 论学在南方的传播则遇到了不少困难险阻。真谛于梁末泛海来华,不久便遇到侯景之乱,南方至此陷入长期的战乱,真谛也因此流离各地,未能组织译场,开展学术活动。直到晚年寓居清远时,始译出 大乘论、俱舍论等一批典籍。真谛是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译经师,他所传译的大多是印度佛教瑜珈行派的作品,和北朝的地论师思想相近。在南北对立的政治形势下,他的思想学术受到南朝佛学界的激烈排斥,局于一隅,直至隋代才得到真正的流行。
真谛译经的特色是随译随疏,在翻译的同时,进行讲沦、疏解。因此他所译的经籍都始终贯穿着个人色彩。 大乘论是无著所作,印度大乘有宗的“六经十一论”之一, 大乘论是以大乘阿毗达磨经的“阿赖耶识”建立现象界的缘起,本身的义理系统应是属于“虚妄唯识”。 大乘论卷一引大乘阿毗达磨经的偈颂:“此界无始时,一切法依止,若有诸道有,及有得涅盘。”[7](玄奘译为:“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8])这里的“界”,也即是“阿赖耶识”,按照唯识宗的说法,是染法之因;清净法则以正闻熏习生起的无漏种子为因。但真谛在译文后的疏解中却掺入了自己的理解:
“此即阿赖耶识以解为性。此界有五义:一、体类义,一切众生不出此体类。由此体类,众生不异。二、因义,一切圣人法、四念处等缘此界生故。三、生义,一切圣人所得法身,由信乐此界法门故,得成就。四、真实义,在世间不破,出世间亦不尽。五、藏义,若应此法自性善故,成内若外。此法虽复相应,则成故约此界。”[9]
真谛以“五义”解说“阿赖耶识”,则阿赖耶识不但通于染法(现象界),也通于净法(本体界,佛教所理解的理想境界);不但为流转之因,同时也是还灭之因。这便和正统唯识学的理论有了出入。造成这种理论分歧的原因是由于真谛是从“如来藏心”的角度看待阿赖耶识的,这一点可从随后的释文中得到确证:
“如经言:‘世尊!若如来藏有,由不了故,可言生死是有。’故言‘若有诸道有。’如经言:‘世尊!若如来藏非有,于苦无厌恶,于涅盘无欲乐愿。’故言‘及有得涅盘’。[10]
根据牟宗三先生在佛性与般若一书中所作比较对勘的结果,大体可以肯定这一节经文是引自胜蔓夫人经,而在印度佛教中,胜蔓夫人经是著名的以“真常心论”为特色的“如来藏系”沦典之一。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真谛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范畴尽管都取自印度唯识学,但在诠解方面却流露出不同的旨趣。真谛将这种具有如来藏真心色彩的阿赖耶识称作为“解性赖耶”或“解性梨耶”。唐代玄奘门下的西园圆测在解深密经疏中说:
“(真谛)第八阿赖耶识自有三种:一、解性黎耶,有成佛义。二、果报黎耶,缘十八界,故中边分别偈:根尘我及识,本识生似彼。如彼论等说,第八识缘十八界。三、染污阿黎耶,缘真如境,起四种谤,即是法执,而非人执,,,[11l
“解性梨耶”有“成佛义”,直接指向清净佛界(本体界),是众生修行、解脱、还灭的依据。但是现象的生起是依据“果报黎耶”和“染污阿黎耶”,这三者的关系是并列的,并不存在主从、体用的问题。这种阿赖耶识既不同于唐代玄奘系的“虚妄唯识”,也不同于地论南派以阿赖耶识为“自性清净心”,而是真妄合一、染净同体的第八识。第八识在真谛的思想体系中尽管具有一定的真心色彩,但依然不足以作为染净诸法的共同依持,因此,真谛在八识之外又构筑了 论学特有的第九识“阿摩罗识”。唐代圆测曾记载其说:
“第九阿摩罗识,此云无垢识,真如为体。于一真如,有其二义:一所缘境,名为真如及实际等。二能缘义,名无垢识,亦名本觉。具如引九识章。”[12]
“阿摩罗识”是“转依”的异译,从本质上说是真如理体的呈现,如杨维中所说:“…….(阿摩罗识)虽以‘识’冠名,但其本是‘法界’之同义语。””“因而超越于众生的心性结构之上。但真谛将其列为“第九识”,并且具有“本觉”的功能,又有将其心体化的倾向,形成了“阿摩罗识清净心”的思想。
通过“解性赖耶”到“阿摩罗识”,真谛便将现象与本体、众生与佛界统一在了一起,从而超越了印度唯识学的旧有格局。尽管由于真谛所依据的主要是唯识宗经典以说明其“真常心性论”思想,其语言上的矛盾、前后不一致之处很多,但总的思想脉络还是清楚的。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论典大乘起信论旧说为真谛所译,虽通过历史考据的方法确证其为伪说,但从思想史的意义上来看,起信论的思想正是 论学的合理发展。
注释:
[1]吕澂:吕澂论学杂著选,
[2]大正藏第50册,第482页
[3]大正藏第54册,第1159页
[4]牟宗三:佛性与般若
[5]大正藏第45册,第485页
[6]大正藏第85册,第771页
[7]大正藏第S1册,梁真谛译 大乘论。
[8]大正藏第31册,唐玄奘译 大乘论本
[9]大正藏第31册,梁真谛译 大乘论释
[10]大正藏第31册,梁真谛译 大乘论释
[11]、[12]唐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三
[13]杨维中:真识与妄识之辨:中国唯识古学心性论思想的主题,哲学门第一卷(2000),清远人民出版杜,2000年

清远阳逻放生群,清远2023年最佳放生时间表,清远天津放生地点大全

放生鱼前要说些什么皈依

清远放生地点大全,清远放生鱼哪里买,蜻蜓飞到家放生的内容,请继续关注。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步骤 | 放生祈福 | 放生知识 | 佛经故事 | 放生功德 | 佛法修行 | 佛学经文 | 环保放生 | 放生回向

Copyright © 2002-2030 正善放生协会 鄂ICP备2022017074号-1 放生步骤-放生地点-放生去哪里好-放生方法-正善放生协会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