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放生步骤 放生祈福 放生知识 佛经故事 放生功德 佛法修行 佛学经文 环保放生 放生回向

放生文化

放生积累福报扫除霉运,积极勇猛放生来增添福报,改变命运

来源:http://www.hbfangsheng.com 作者:正善放生协会 发布时间:2023-08-31
摘要:一、王八放生好还是不放好1、《三世因果经》说:“你今生的祸福是前世所做所为累积的结果,如前世做了坏事,犯了一些罪行,累积了恶业,那么今生就会受到惩罚,受苦受累,诸事

一、王八放生好还是不放好

1、

《三世因果经》说:“你今生的祸福是前世所做所为累积的结果,如前世做了坏事,犯了一些罪行,累积了恶业,那么今生就会受到惩罚,受苦受累,诸事不顺,甚至会有大灾大难。如果你前世做了很多好事,积了很多德,那么今生就会得福报,富贵平安,快乐幸福,诸事圆满。”而放生正是积大德,行大善,可以解除你前世的罪孽,因此是改运的最佳方式。

2、“放生”即放掉本应该被宰杀的动物,给它一条生路,是佛教中用以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传承自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历史实践证明,放生确实是最直接有效的改运方式。

3、有些人经常会这样问,我已经放了不少的生了,为什么还是不顺?如果你放了很多生还是不顺,说明你前世今生做的坏事太多,罪孽太过于深重,不是放一两个动物或者放一两次生就可以抵消得了的,这样的情况需要坚持放生,直到你的运气彻底改变为止,即使运气彻底改变了,也要多积德,多行善,你今生多行善积德,就是为你的来世修一个好命。

4、有的人放一次生就会有好的改变,或者有喜事发生,这是因为罪孽不深,一做善事就有福报。

5、放生的原则是:动物的体积越大越好,数量越多越好,但你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看,自己能够承受就好,关键是一定要有诚心,一定要有行动,只要善念启动,百灾都会消除,这叫一善解百灾。

6、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7、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8、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9、贫穷是过去种的因,今生想要富有,

10、第一先要忏悔自己的业障。

二、放生的时候念什么咒语

1、第二就是要忍耐现在的果报。

2、第三是要积极修善、努力工作。

放生积累福报扫除霉运,积极勇猛放生来增添福报,改变命运

3、【生活小故事】:意外之财

4、【惟觉谈禅】:如何累积福德、增长福报

5、今天将与各位一起探讨,平时要如何去累积福德、增长福报?佛法说:「大作梦中佛事,宴坐水月道场。」因果、福报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它离自己非常远,似乎是很艰涩、很难懂,但是也有很多人觉得非常容易接近。宋朝的净端法师在「十空偈」中曾经说:「富贵多丰足,前缘所种因,今生不修福,后世一场空。」有时候我们会怀疑,好运为什么不降临到自己身上,老是看着别人快乐丰收。佛法认为这是「修来的福报」。我们请老和尚为大家开示:到底要如何累积福德,才能增进福报?

6、我们在世间上,一点一滴都有它的因果,佛法上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所以平常除了努力之外,还必须要修善,在中国有一句名言:「救人只能救急,不能救贫。」这是什么道理呢?贫穷是过去种的因,今生想要富有,第一先要忏悔自己的业障,第二要忍耐现在的果报,第三要积极修善、努力工作。

7、在宋朝的时候,有位范仲淹,大家都知道他是位菩萨心肠的人,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一次,他的朋友告诉他说:「有一个穷秀才,学问很好,可是遭遇不好,三餐都不继,您是菩萨心肠,可以救救他。」范仲淹这么一听,就说:「可以,你把这个穷秀才找来,我们见一见面。」范仲淹与这位穷秀才一谈,发现他真正是大有才干,于是就想个办法帮助他。但是,帮助人也要用正当的手段才可以,不能用不正的方法。范仲淹想了一想,荐福寺落成的时候,大书法家王羲之写了一个碑文,他的书法有国宝之称,所以范仲淹就打算把王羲之的碑文拓印下来,交给秀才流通,告诉他全国就只有这么一个版本,所以一定会改善他的困窘。

8、这个穷秀才一听,很欢喜高兴。范仲淹想,第二天就请人去把碑文拓印下来;可是,真正是「人算不如天算」,当天晚上突然刮风下雨,雷电交加,就把荐福寺的碑文劈得粉碎,眼前看到的福报,剎那间就化为乌有。

9、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位穷秀才前世没有种福报,所以没有办法得到。因此,看到的东西不一定能得到,得到的东西,也会失去。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作人做事。

10、人,离不开福报,没有福报,生活就很困难。修福属于福报,除了修福以外,更重要的还要修道。道就是智慧,就是指我们这一念清净的心。【中庸】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就是我们当前这一念智慧心、清净心、无住心、无罣碍心,想要达到无罣碍,就必须要从身口意三业去净化。


参考资料

标签: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放生步骤 | 放生祈福 | 放生知识 | 佛经故事 | 放生功德 | 佛法修行 | 佛学经文 | 环保放生 | 放生回向

Copyright © 2002-2030 正善放生协会 鄂ICP备2022017074号-1 放生步骤-放生地点-放生去哪里好-放生方法-正善放生协会 网站地图 sitemap.xml tag列表

电脑版 | 移动版